<th id="hwdva"></th>

        • 20220801-302168
        • 規范性文件
        • 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依安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依政辦規【2022】1號
        • 2022-03-08
        • 現行有效

        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依安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2-08-01 來源:
        字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

        《依安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業經縣政府十八屆二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8日

        依安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安排部署,充分發揮中央省市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政策激勵作用,持續提高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和離田產業化利用水平,有效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業綠色發展,為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結合縣情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耕地質量為目標,與黑土地保護相結合,以秸稈還田利用為重點,統籌秸稈還田、清潔能源、過腹轉化等利用方式,創新工作方法,建立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利益鏈接機制,推動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產業化發展格局。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總結提煉適合我縣的秸稈綜合利用方式,形成一批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典型模式,激發秸稈還田、收儲運、離田利用等環節市場主體活力。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推進秸稈加工鏈建設,加快秸稈商品化進程,加大村集體經濟積累,加強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夯實秸稈綜合利用基礎,進一步完善秸稈利用長效機制。2021年全縣計劃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秸稈還田率達到60%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秸稈肥料化利用。以實施玉米、水稻秸稈直接還田為重點,總結并推廣實施成熟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提高秸稈肥料化利用率。各鄉鎮可結合域內土壤情況選擇適宜的秸稈還田技術模式,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因地制宜推廣玉米秸稈翻埋還田、玉米秸稈碎混還田、保護性耕作覆蓋還田、水稻秸稈翻埋還田、水稻秸稈旋耕還田、水稻秸稈原位攪漿還田、秸稈造肥提質還田等技術模式。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積極推進“糧改飼”,推廣秸稈顆粒、膨化、揉絲等秸稈飼料技術,提升優質秸稈飼料供給能力,鼓勵畜禽養殖場(戶)、飼料加工企業利用秸稈生產優質飼料,不斷擴大秸稈飼料化利用規模,促進畜牧業發展。

        (三)秸稈能源化利用。圍繞冬季取暖,在適宜地點推廣秸稈“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模式,引導鄉鎮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等進行燃煤鍋爐改造。積極扶持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發電廠建設,大力推廣戶用生物質爐具。

        (四)秸稈基料化利用。采用生化處理技術,利用秸稈生產水稻育苗基質、花木基質、草坪基料,帶動秸稈產業化發展。

        (五)秸稈原料化利用。圍繞現有基礎好、技術成熟度高、市場需求量大的重點行業,鼓勵生產以秸稈為原料的非木漿紙、木糖醇、包裝材料、降解膜、餐具、人造板材、復合材料等產品,大力發展以秸稈為原料的編織加工業。

        (六)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以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利用為重點,支持一批秸稈綜合利用龍頭企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結構優化和提質增效。

        (七)強化主體備案制度。建立主體備案材料檔案,秸稈利用主體需具備相應資質和加工能力,必須預先到秸稈所在鄉鎮進行備案和申請,鄉鎮同意主體在其域內進行作業后,將備案材料上報農業農村局備案。

        (八)加強秸稈資源臺賬建設。摸清秸稈資源底數,掌握利用情況,搭建縣、鄉、村三級秸稈資源數據平臺,為秸稈利用主體制定秸稈綜合利用政策、規劃布局、產業發展等提供數據支撐。

        三、扶持政策

        堅持“還田利用為主、離田利用為輔、各級財政支持、農民等主體共擔”的原則,進一步加大秸稈還田、離田等環節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秸稈全量還田作業補貼

        各鄉鎮根據本地土壤和耕作條件,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選擇秸稈還田模式。

        1.玉米秸稈翻埋還田作業補貼。翻埋作業深度達到30厘米,達到待播狀態后,每畝補貼40元。鼓勵農戶增加投入,提高作業質量和標準(作業標準另行印發)。

        2.玉米秸稈松耙碎混還田作業補貼。碎混作業深度達到30厘米,達到待播狀態后,每畝補貼40元。鼓勵農戶增加投入,提高作業質量和標準。

        3.玉米秸稈聯合整地碎混還田作業補貼。達到待播狀態后每畝補貼25元,鼓勵農戶增加投入,提高作業質量和標準。

        4.玉米保護性耕作項目補貼。按照國家和省2021年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有關政策執行。

        5.水稻秸稈翻埋還田作業補貼。翻埋作業深度達到20±2厘米,每畝補貼25元。

        6.水稻秸稈旋耕還田作業補貼。旋耕作業深度達到15厘米,每畝補貼25元。

        7.水稻秸稈原位攪漿還田作業補貼。作業深度達到12厘米,可結合實際噴施秸稈腐熟劑,每畝補貼25元。

        (二)秸稈離田補貼

        1.秸稈離田利用補貼。對納入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管理臺賬的各類經營主體和企業,根據其當年實際利用玉米、水稻秸稈量(不含玉米青貯,開展玉米青貯的按國家糧改飼有關政策執行),給予每噸20元的補貼,單個項目補貼上限不超過400萬元。利用補貼申報時要提供利用方向、利用主體等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所利用的秸稈應當能夠追溯到縣域內的鄉鎮、村屯和地塊,并與該地塊秸稈離田作業情況相銜接。

        2.秸稈離田后殘余物處理補貼。開展玉米、水稻秸稈離田作業,對秸稈殘余物、根茬進行處理的,每畝補貼10元。出現焚燒秸稈、焚燒殘余物情況的地塊,不得發放補貼。

        (三)農村秸稈替代散煤補貼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重點地區散煤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推進秸稈等生物質清潔能源替代散煤,對重點地區集中購置安裝戶用生物質爐具,改造或新建生物質鍋爐進行補貼。

        1.戶用生物質爐具購置補貼。對我縣有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穩定來源,以整村、屯為單位購置安裝戶用生物質爐具的農戶,按照每戶購置安裝1臺,每臺按2100元測算,給予實際購置價格的70%補貼,即每戶最高補貼資金1470元,省級和縣按4:1比例分擔,高出部分由農戶自籌承擔。

        2.生物質鍋爐補貼。對全縣鄉村兩級(不含城中村和城市近郊區,其中城市供熱網絡能夠輻射到的為城市近郊區)為農戶集中供熱的企業和政府、學校衛生院等機關事業單位改造或新建生物質鍋爐替代燃煤鍋爐,并實際燃用秸稈成型燃料或秸稈打捆直燃的,每蒸噸給予5萬元定額補貼,單個項目鍋爐最高補貼額度不超過50萬元。補貼省級和縣按4:1比例分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逐級簽訂秸稈綜合利用任務書,實行專班推進、掛圖作戰。各鄉鎮政府是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把秸稈還田和離田工作任務納入“田長制”管理,作業措施要落實到農戶和地塊。各鄉鎮要結合實際編制秸稈綜合利用年度工作方案。各鄉鎮要安排專人,按時上報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推進和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二)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秸稈綜合利用掛鉤機制。建立健全秸稈資源臺賬管理制度,把秸稈資源臺賬數據作為政策補助資金發放、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加強檢查督導,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建立健全激勵和責任追究機制。

        (三)強化技術支撐。依托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技推廣體系,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農科教結合,產學研一體化。各鄉鎮要注重總結適合本域內的秸稈還田和離田利用技術規程,凝練相關技術內涵、特點、操作要點等,形成適合本區域內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方式。

        (四)廣泛宣傳引導。重點宣傳報道秸稈綜合利用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介以及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宣傳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大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秸稈綜合利用的良好環境。

        (五)嚴格工作考核。將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情況納入目標考核體系,實行目標管理??h級制定驗收標準和考核辦法,開展重點考核和總體評價,對不能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秸稈綜合利用率、還田率未完成既定任務目標的要扣撥補助資金,對出現秸稈焚燒火點的不予撥付補助資金。切實提高資金監管水平,創新管理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務監管,通過外部專業性監督管理,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率,確保項目資金安全運行。

        五、組織領導

        為保障工作開展質量,縣委、縣政府成立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如下:

        長:王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副組長:王友良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

        縣政府副縣長

        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大勇縣電業局局長

        王延濱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孫恒偉縣財政局局長

        孫鵬來  縣農機總站站長

        縣發改局副局長

        縣林草局局長

        縣生態環境局局長

        張校舉縣工信局局長

        趙長龍  縣政協副主席、農業農村局局長

        賈廣文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梁亞洲縣審計局局長

        各鄉(鎮)鄉(鎮)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由農業農村局局長兼任,副主任由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孫海軍兼任,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農業機械化服務總站負責秸稈綜合利用還田工作;農村生態能源推廣服務站負責秸稈固化站管理及生物質爐具及生物質鍋爐推廣使用工作;農業農村局辦公室溫泉負責秸稈綜合利用離田利用及其它工作。

        原文下載地址:依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依安縣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解讀地址:/yian/c101438/202208/8df97dea30ad40ab85086c948782e373.shtml

        關聯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返回頂部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a级毛片免费观看永久,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